WFU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發燒、恐懼、騎腳踏車? 以不同的方式與發燒共處


作者:Dr. Adam Blanning, MD醫師





對疾病的恐懼


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會失去部分控制感。沒有人喜歡這種感覺,失去控制會帶來恐懼。疾病總是有點令人害怕,因為其中隱含著失去和無能的風險,因此我們會(適當地)擔心。我們感到恐懼的另一原因不是因為傷害本身,而只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疾病通常是輕微的,但是如果它危及生命,該怎麼辦?我們如何知道哪些疾病是輕微的,哪些是危險的?尋求專業的醫療諮詢有助於做出決定,但是即使是醫療諮詢本身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擔心—我們只能完全信任醫療提供者的建議,也許我們可能不完全了解他們的決策過程,甚至更糟的是不被邀請參與......對於疾病的恐懼,總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原因。


所有這些恐懼的共同結果是:即使只是輕微的生病,假若我們能夠自己擺脫疾病的症狀,就會覺得輕鬆一些— 我們感到有力量,我們成功的停止了疾病的過程而不必冒險。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


可能是由於這些不安全感交織在一起,使得發燒常被奇怪地誤解。今天,當體溫升高時,許多人常習慣性地買一瓶泰諾酚(Tylenol)或布洛芬(Ibuprofen)(譯註:美國藥局常用退燒藥)—有時甚至只是孩子「看起來臉紅了」就開始服藥。我們需要努力以改變這狀況。發燒已被徹底地侮辱,即使有完整的醫學研究和建議已認可發燒帶來的益處。沒錯,發燒感覺並不太好;沒錯,源源不絕令人恐懼的訊息將退燒等同於富有同情心的育兒方式(請注意,這些通常是退燒藥的廣告)。這些可怕的聲音淹沒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生病時我們的身體會發燒,因為這是免疫系統強大的工具。發燒本身並不是疾病。這需要再次強調:發燒本身不是疾病。發燒和發炎是我們生理防禦系統自然且重要的部分。


當我們廣泛地說體溫升高是危險的,應該迅速用藥時,我們其實是在教患者「射殺傳達訊息的信差」。我們需要更好地聆聽。我們可以更有智慧,而非出於恐懼而反射性地行動— 我們也可以學習關於發燒的事。恐懼和發燒表現出非常有趣的兩極性。


恐懼有著典型的姿態:它可以使事物分離。 恐懼會滲入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作為一種區辨和避免可能的傷害的方法。 恐懼總是告訴我們,最好是離得遠遠的,不要冒任何受傷、生病、迷失方向或失去控制的風險。 它的信息是:不要參與/投入。


發燒很重要,因為發燒帶來的品質與恐懼完全相反。 強調溫暖的所有過程都會帶來更緊密的連結。 溫暖會模糊,交融並溶解界線。 溫暖會鬆散並混合— 想想在火爐上烹煮時如何使所有食材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作為發炎過程的一部分,增強的溫暖有助於免疫系統遇見並處理需要改變的東西。 這改變可能清除了病毒或細菌,也可能是指尖裡的碎片。


每當我們抑制溫暖時,我們都會限制了身體進行生理性「相遇」的能力。溫暖和發炎是免疫系統真實地改變被卡住狀態的途徑。


恐懼如何成為改變的原動力?它不會。恐懼比較喜歡既定的,已知的模式。恐懼總是說不要、不要、不要有任何新事物或冒險行為。讓我們用一個比喻:如果只有恐懼在說話,而我們面前有一輛腳踏車,我們將永遠不會騎腳踏車。即使在我們已經知道如何騎車,而且實際上我們確實需要從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恐懼仍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騎腳踏車,我們可能會發生車禍、受傷甚至死亡 ,因此最好不要讓這過程開始。不要騎腳踏車,絕對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在文化上也有類似的傾向,說:“不要發燒,絕對不要!”


發燒使免疫系統發展「遇見」的能力


您可能會問:「嗯,如果我們抑制發燒會怎樣?有什麼大不了的?沒有發燒 = 沒有生病。」。但是,當我們採取更全面、更長期的觀點時,這個邏輯就不成立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沒有發燒 = 疾病重新發作」。習慣性的抑制發燒阻礙了我們免疫系統發展「遇見」的能力。 「遇見」是良好的消化,呼吸和免疫健康重要的一部分。強大的遇見能力意味著我們知道如何與世界相遇和工作,而不僅僅是逃避它。而且,只有透過練習、透過應對發燒疾病的經驗,我們遇見的能力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一個驚人的例子來自對超過200,000名小兒科患者的大型研究,包括來自34個不同國家的兒童,詢問他們是否使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相當於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即泰諾酚Tylenol),在世界許多地方這種藥物常用於退燒。該研究發現:『在一歲前使用撲熱息痛退燒,與六至七歲時發生氣喘的風險相關』,平均來說,當孩子一年級時,發生氣喘的機率增加了46%。再重複一次:孩子一歲前使用撲熱息痛退燒,與六至七歲時氣喘的風險增加46%相關。


但還不止如此:『使用撲熱息痛(在六至七歲時)增加氣喘症狀的風險與劑量相關。』換句話說,越常使用撲熱息痛,氣喘的發生率越高。實際上,『高使用量』(在研究中定義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撲熱息痛)與六到七歲時氣喘風險增加300%以上有關!


而使用撲熱息痛退燒,和鼻結膜炎(花粉症)及濕疹風險的增加也有類似的趨勢。


為什麼使用退燒藥會增加氣喘的風險?因為氣喘是一種因「遇見」的能力減弱而變得更糟的疾病。我們的肺透過呼吸的空氣不斷地與周圍的世界「相遇」。


我們透過呼吸與外界的接觸,比透過皮膚甚至是消化過程更加地持續。已知的誘發氣喘的外部因素包括花粉,草,寵物皮屑,煙和霧等。一旦我們遇見這些因子(即使我們害怕它們),總無法避免所有的這些接觸。我們必須與它們遇見,辨識它們,將它們分解並清除,這些原本不應該存在我們體內的東西。甚至是其他更非物質性的誘發因子,例如冷空氣或壓力,都要求我們「遇見」並適應。關於弱化發燒的某些事情阻礙了這種發展學習,並帶來了長期免疫失衡的潛在代價。


這裡的關鍵訊息是,我們需要機會來鍛鍊免疫系統的「遇見」。這在許多不同的層面上都是如此。其他類型的研究顯示,若兒童早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經由發炎性疾病來鍛鍊(減少抗生素使用和較少退燒),將降低日後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並且與消毒過(機器清洗)的碗盤相比,使用較不乾淨(手洗)的碗盤吃飯,將減少食物過敏的機率,因為手洗時碗盤清潔度較低,這意味著我們在消化過程中將會更規律地「遇見」細菌。


這些研究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勇氣,因為我們現在知道發燒、急性發炎性疾病或消化過程中的暴露將允許孩子透過「遇見」來經驗和工作,有助於為孩子提供機會,使他們的免疫系統更成熟且精鍊。


現在,下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果我們改變思維,並且決定讓孩子經驗發燒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好處,那麼什麼溫度是安全的?第一個實用的步驟是提醒自己,醫學上發燒的定義是溫度為100.4°F(38°C)或更高。低於100.4°F(38°C)的任何溫度,即使孩子臉部發紅,即使孩子覺得熱,也不是發燒。因此,在我們開始考慮採取任何藥物或干預措施之前,最好先抛開溫度計,看看我們真正在做些什麼。


其次,既然我們已經拿出了溫度計,並且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孩子的體溫確實高於100.4°F(38°C),那麼我們可以讓體溫上升到多高? 102°F(38.8°C)是安全的,103°F(39.4°C),104°F(40°C)安全嗎?我們什麼時候需要介入?


最好的指引原則是,當我們生病時,我們的身體開始發燒,因為它是免疫系統的有效工具。發燒本身不是疾病。換句話說,我們的免疫系統希望整個身體達到一定程度的溫暖,並會開始發燒直至達到該目標。除非有外部條件不允許個體獨立地控制自己的體溫(例如在沒有任何空調的熱浪中,窗戶緊閉的車廂中,穿著過多的衣服/蓋太多毯子而不能夠將它們脫下),沒有一個所謂體溫過高的標準。這聽起來可能令人吃驚,但這實際上是對醫學文獻進行大量回顧的結果,並在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關於「兒童發燒和退燒藥使用」的臨床報告中進行了總結:

「許多父母即使在低燒或沒有發燒的情況下也服用退燒藥,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必須維持『正常』的體溫。然而,發燒不是主要的疾病,而是一種生理機制,有益於對抗感染。沒有證據顯示發燒本身會加重病程,或引起長期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因此,治療發燒兒童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兒童的整體舒適度,而不是著重於體溫的正常化。」


AAP報告進一步指出:
「當家庭諮詢孩童的發燒處置時,小兒科醫師和其他醫療照護提供者應該盡量減少對發燒的恐懼,並強調退燒藥不能預防熱痙攣。」


是的,許多人擔心發燒的另一個原因是有熱痙攣的危險。但是,發燒引起的熱痙攣發作與體溫的急劇升高有關,而不是與任何特定的溫度有關,並且,正如報告所說,『退燒藥的使用不能預防熱痙攣』。熱痙攣在5歲以下孩童的發生率約2-5%。避免熱痙攣更有效的方法是了解如何與溫暖工作。我們希望避免在發燒剛開始溫度升高時,以錯誤的方式進行干預。常見的情況是孩子的頭很燙,但四肢卻冰冷。在此階段,我們不做任何阻礙溫暖的事情(特別是避免給孩子酒精浴,或將孩子放入冷水之類的事)。這是因為免疫系統在此時有一個非常特定的目標:加熱整個身體,使體溫升高。因此它將製造任何必要的溫度以完全溫暖四肢。如果我們干預並冷卻孩子的四肢或胸部,那麼發燒會急劇上升,因為身體會竭力創造更多的熱。結果,頭部(和大腦)將遭受更劇烈的溫度變化。一種更好,更簡單的方法來避免熱痙攣的發作,是在發燒的第一個階段— 頭部發燙,但腳和手發冷時— 將孩子放在溫暖的被褥下,而且幫助身體溫暖四肢。將熱水袋放在雙腳旁是非常好的方法。了解發燒的自然過程,以及其他溫和的自然支持療法,可以幫助您安全地照顧兒童渡過許多常見的急性發燒疾病。


對發燒有所準備


現在,您可能對發燒有不同面向的看法。希望能減少您的恐懼,並且覺得有所準備,能以不同的方式來與發燒工作。說著「永遠不要讓您的孩子騎腳踏車」的恐懼的聲音可能不會靜默,但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應對。讓我們以一些一般性準則作結語,讓您知道何時可以讓孩子發燒,並讓免疫系統提高抵抗力:


• 首先,一個基本警告:三個月以下的孩子,任何發燒(100.4°F-38°C或更高)都需要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評估。此時免疫系統尚不能解決「遇見」的任務,因此不適用於我們討論的研究— 任何三個月以下的嬰兒都應排除更嚴重的疾病。


• 其次,給孩子補充大量水份— 水,或是茶和湯等等。鼓勵規律地飲用。發燒期間很容易脫水,脫水會增加不適感並減緩修復。脫水的跡象如嘴唇乾燥,沒有眼淚,尿布變少。


• 尋找其他重大疾病的跡象,特別是這兩個極端:當孩子處於痛苦中,並且在提供日常的安慰措施(照護、擁抱、分散注意力、安撫)後仍無法安慰時;或者相對的,如果孩子不參與,不回應您或表現昏睡— 這些症狀需要特別留意。如果有這些跡象,請帶孩子去看醫生。


• 相反的,如果您的孩子似乎沒有被發燒困擾(即使體溫很高),請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來與發燒工作。如果沒有其他嚴重疾病的跡象需要尋求醫療,通常兩歲以上的健康兒童會發燒三天(72小時)。此時發燒會經歷多次的週期過程,進而允許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完成。


最重要的是:使用常識。如果您不確定— 請尋求幫助。思考一下這個醫學研究,並訂定您自己對發燒的「交通規則」,試試對您家庭有效的方法。

並減少一點點在世界上不必要的恐懼— 去騎腳踏車吧~



Adam Blanning醫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從事人智醫學家庭醫學研究。 他廣泛地教導如何支持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Blanning醫師目前是美國人智醫學與療法協會(AAMTA)及美國人智醫學醫師協會(PAAM)理事長。 您可以在DenverTherapies.com/blog上訂閱他的電子報


Reference:

1 Lifestyle factors and sensitization in children—the ALADDIN birth cohort. Stenius F, Swartz J, Lilja G, Borres M, Bottai M, Pershagen G, Scheynius A, Alm J. Allergy. 2011 Oct; 66(10): 1330-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651566

2 Allergy in children in hand versus machine dishwashing. Hesselmar B, Hicke-Roberts A, Wennergren G. Pediatrics. 2015 Mar; 135(3): e590-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713281

3 Clinical Report—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pediatrics/127/3/580. full.pdf

4 ibid.

5 https: //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 Febrile-Seizures-Fact-Sheet

6 See Michaela Gloeckler’s wonderful book, A Waldorf Guide to Children’s Health: Illnesses, Symptoms, Treatments, and Therapies. Floris Books, 2019.

7 Find more guidelines from the AAP at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 health 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Without-Fear.aspx



原文出處:Working with fever in a different way :Fever, Fear, and Riding a Bicycle (LILIPOH, no.97, 2019, Fall)

本文經Dr.Adam Blanning授權 / 中文翻譯:許文婷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當孩子因感染而發燒時—給父母的額外提醒 (二之二)





作者:Prof. Dr. med. David D. Martin醫師
德國人智醫學菲爾德醫院(Filderklinik Hospital)
德國圖賓根大學兒童醫院(Tübingen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

小兒內分泌,腫瘤與血液科主治醫師


聲明:本文內容並不意圖取代專業的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無論您在此中閱讀了任何內容,請務必諮詢合格的醫療照顧提供者,遵從他們的建議以免耽誤病情。在使用此文所提供的任何資訊時,您必須全權為自己負擔責任,並了解與同意作者及他的所屬團體毋須為任何因此應用而導致的要求、損失或傷害負責。
問與答(Q&A)

發燒是一種疾病嗎?



請永遠記得,發燒本身並不是病,而是讓身體對抗感染的反應。這是為什麼美國兒童專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和英國國家卓越健康照護部門臨床指引(Nice Guidelines,譯註: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都告訴我們不需要抑制發燒(8)。


發燒的體溫極限是多少?



發燒的定義是,當身體體溫超過38.5 °C 。發燒很少超過 41.7 °C  ,而超過 42.2 °C 更為罕見。正常的發燒是由身體主動產生並引導,因此體溫不會上升至危害身體的程度(9)。


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去看醫師?



發燒不會危險,但潛在的疾病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威脅。以下是一些危險疾病可能的徵兆(10):

- 所有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在發燒的當天應該要去看醫師,除非經驗豐富的照顧者可以有充分的根據來評估孩子並不危急。

- 當孩子的反應與平常不同,無精打采,或以奇怪的方式回應,或他無法讓自己感到舒適,不停的哭鬧,或您仍然覺得擔心或不確定。

- 如果孩子看起來病得很嚴重或了無生氣,頸部僵硬,超過六個小時不喝任何東西(有沒有進食在一開始並不重要)

- 若發燒超過兩天,為了安全起見,請讓醫師檢查;除非您孩子的狀況明顯的好轉。在任何發燒超過三天的情形下,必須做尿液檢查,以排除尿道感染的可能。


什麼是發燒?



發燒是身體對入侵的細菌及病毒的反應。細菌和病毒常常引起疾病,當身體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它們相處,或當一個人虛弱或處在壓力下。非常重要的是去了解發燒是身體主動產生的:當身體突然感覺到正常的溫度36.5-37 °C 是過冷的,於是身體開始顫抖,並自周邊收回熱以增加身體的核心溫度。


有沒有什麼動畫可以讓我們了解發燒是身體的朋友,它如何工作等等?



我還沒有找到,也許您可以幫我製作一個?您可以閱讀了解發燒所帶來的正面幫助(例如(5,11))。


什麼是對待發燒的好方式?



發燒的第一個時期和手腳冰冷,寒顫,與尋求溫暖與休息的行為有關。如果您了解這些,您會知道此時病人需要溫暖因而可跟著您的直覺:讓他們在溫暖的床上休息,好好地蓋被,給他們一個熱水袋(對孩子來說溫暖的櫻桃核枕頭比較安全),並且喝溫暖的水,直到他們手和腳都溫暖起來,不再感到寒冷。此時體溫到達高原期—發燒的最高峰。這通常需要一至二小時來達到此溫度。發燒高原可以持續好幾個小時,直到體溫開始下降。當他們開始流汗,並且覺得太熱時,您可以減少被子,只要他們不覺得冷就足夠。通常,溫度在傍晚升高,並在第二天早上下降,並且這循環會持續好幾天。(見上面「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去看醫師?」)


您說「不要害怕體溫升高」,但要是出錯了怎麼辦?我們該怎麼做?我感覺似乎我們需要去控制發燒......



發燒不是疾病。疾病會出狀況,因此,這是為什麼一旦您有懷疑時您需要去看醫師。單單「控制發燒」,會隱藏症狀,導致延誤對嚴重病情的診斷 (12)。


在熱性痙攣(febrile convulsions)的情況呢?



臨床隨機試驗的結果顯示常規使用退燒藥並無法預防單純性熱性痙攣(13)(14)(15)。年齡在六個月至六歲間的孩子約有5%有熱性痙攣的傾向。隨著年齡長大,他們幾乎都不會再犯,也沒有發育上的後遺症。熱性痙攣幾乎無法避免,但幸運的是,單純性熱痙攣雖然很嚇人,但並不危險(8)。與癲癇不一樣:有些癲癇在發燒後好轉,有些則惡化。


發燒需要以退燒藥治療嗎?



不。退燒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布洛芬Tylenol, ibuprofen)是讓大腦抑制發燒反應的藥物。雖然很多醫院與診所還沒有在臨床上採行 (16),大量的科學研究已一致認同發燒可能帶來的助益,並且需要權衡使用退燒藥的風險,與些微減低不適或疲倦感的意圖(8)(5)。(見下方更多的科學事實)


發燒一定需要以抗生素治療嗎?



不。抗生素是用來毒害細菌的,無論是直接殺死,或是阻止它們不斷複製。發燒較常是由病毒所引起,而抗生素對於對抗病毒則沒有幫助。甚至很多細菌感染可以由免疫系統本身所完美的克服,無需使用抗生素。(並且在發燒的情形下,免疫系統會作用得更好,例如在兔子的動物實驗上:將第三型肺炎球菌( Pneumococcus type III)注射到兔子皮下,他們開始發高燒,產生局部膿瘍,並且在沒有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數天後痊癒。然而,當他們的發燒被抑制,這些兔子再也無法充分地對抗細菌並且死於敗血症 (17)。


有些醫師告訴我們當發燒時要脫掉一些衣服,所以我們該相信誰?您可以為您的立論證明孩子在發燒時需要保暖嗎?



只要想—孩子的大腦正在告訴身體需要更多溫暖以更好的對抗病毒或細菌,而您卻脫掉了孩子的衣服。這時大腦會告訴身體要更努力的工作來產生更多的熱,因此孩子會開始感覺到冷、不舒服、甚至開始發抖。從另一個角度看,讓孩子保暖會告訴大腦:「一切都會好好的,體溫正在升高,不需要有更多壓力。」這樣孩子會感覺到比較舒服。動物實驗顯示當動物發燒時,若在溫暖的環境中,他們會活得比較好(5,18)。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用溫水浴?在發燒的初期或是中期呢?



在孩子發燒時泡溫水浴是有點不確定的。只要將孩子塞進溫暖的被窩中就會覺得舒服些。


我可以使用電子媒體嗎?為什麼發燒的孩子不應該看電視或youtube卡通?大部分的人認為沒有關係啊!



試試當您自己發燒時也看卡通,試著感覺看看這樣是否對您較好。事實上,閉上眼睛或至少不要讓眼睛費力的看東西可能是您最想做的。當看到吸引人的卡通時,這樣的直覺會被忽視,但這對孩子並不好。當你發燒時,無意識地觀賞每秒8至50個畫面並不是大腦所需要的。


除了神經感官的壓力和畫面的催眠本質會造成神經運動發展的缺乏,大部分卡通的內容與品質並不適合孩子。這也是美國兒童專科醫師學會所提供的資訊(19)(對沒有發燒的孩子也是一樣!):
對18個月以下的孩子,除了遠距交談(例如和住在很遠的祖父母聯絡)外,避免使用螢幕媒體。父母若要為18-24個月的孩子選擇數位媒體,應該要選高品質的節目,並且和孩子一起觀賞,來幫助孩子了解他們所見。
對2至5歲的孩子,限制每天看高品質節目的時間少於一小時。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觀看,並幫助他們了解所看到的內容,並應用在周圍的世界中。
對6歲以上的孩子,持續限制使用媒體的時間及種類。並確定媒體沒有取代適當的睡眠、運動,和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動。
一起規劃出不使用媒體的時間,像是晚餐或是開車時,以及家中不使用媒體的地點,例如臥室。


以下是一些關於孩童期使用媒體的訊息:
· https://childdevelopmentinfo.com/family-living/kids-media-safety/television/babies-television/#.WGLL41z9vD4
· http://www.raisesmartkid.com/all-ages/1-articles/13-the-good-and-bad-effects-of-tv-on-your-kid
· https://novakdjokovicfoundation.org/negative-impacts-of-cartoons/
· http://thestir.cafemom.com/tweens_teens/124144/too_much_tv_can_make
·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8/5/e20162591


灌腸(Enemas)在很多國家中被使用,像是德國和印度。您會建議嗎?



灌腸可以舒緩發燒的不適,便秘以及脫水。灌腸應被嚴謹的看待,只有在有適當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施作。然而在第三世界或是就醫不便的遙遠區域,因這些家庭幾乎沒有帶孩子至醫院進行靜脈輸液的機會,灌腸因此成為常見的處置(20)。灌腸處置使用35 -37 °C的溫水(嬰兒50-100ml,學步兒至 200 ml; 或是藥局所提供的給腹瀉孩子的口服電解液也可以被使用來灌腸(例如 Oralpaedon® neutral))。這可以使循環穩定,特別在年齡很小或是喝水量很少的孩子,並且緩慢地、溫和地使溫度下降。可以在藥局或是網路上買到大約220 ml 的灌腸橡皮球(6,7)。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退燒會怎麼樣?



感染性疾病的病程通常不會因為退燒而較快痊癒(雖然您可能暫時覺得比較舒服)。相反地,許多科學研究證實,比起 37 °C,體溫在39 至41 °C時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感染。在97%的病例中,使用自然療方就已足夠(6,7,21–25)。然而,我確實有一位病人因為先天性的腦部缺陷,在發高燒時總是大量地嘔吐。在這樣的情形下,我會使用常規的退燒藥。


我們該如何使用常規的退燒藥?(例如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



請記住,在大部分的情形下,孩子不需要常規的退燒藥,而且長期下來對他們沒有幫助。所以請先嘗試其他的方法來讓您的孩子感覺安全和舒適。常規的退燒藥( 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 ibuprofen)可能被限制性的使用在緩解疼痛和不適(而不論發燒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布洛芬Ibuprofen會比撲熱息痛paracetamol來的安全。在給予退燒藥之後,孩子可能會流一些汗,體溫會降低,暫時覺得沒有病得那麼嚴重。而在大約六到八小時之後,會再次發燒而且整體的狀況持續變差,造成引起發燒的原因繼續。因為退燒藥會中斷自然的疾病過程,而且體溫上上下下的波動可能對孩子及其免疫系統造成額外的壓力。請覺察這樣的病程都在預料之中,並且相對應地陪伴您的孩子(當體溫下降,減少覆蓋;當體溫上升時,再次蓋上被子)。


您可以提供更多的科學事實嗎?



這裡有關於這個主題的一些科學研究:發燒是一個演化上被高度保留的宿主反應,提供生存和促進健康的優勢。發燒是急性期反應的一部分,是一個對抗疾病和傷害的複雜生理過程,並引起細胞激素造成核心體溫上升,產生急性期的反應物,並活化許多生理的、內分泌的、和免疫反應(26)。即使增加體溫是非常耗費能量的(恆溫動物的體溫每升高 1°C,會增加10-12.5%的新陳代謝率(27)),在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動物,以及很多無脊椎動物像是昆蟲等,這已是一個對抗傷害或感染的反應機制(28)。即使是冷血動物,當他們被感染時,也會尋求外在的方式來增加體溫;且若不如此,其死亡率會上升(29)。研究指出在哺乳類和人類身上,抑制發燒可能有害(16)(30)(31)(32)(33)。對抗入侵病原的發燒保護機制,是由各種增加防禦的方式所組成,包括直接的溫度效果(34)、體液的(35)、細胞的(36)機制等。除了少數例外,以免疫與生存的角度來看,發燒提供了宿主一個適應上的優勢(37)。在人體上以瘧疾(32)、水痘(31)、誘導鼻病毒(38)的感染研究也認為抑制發燒會延緩康復的時間。發燒也和減少格蘭氏陰性菌菌血症(Gram-negative bacteremia)的致死率有關 (39)。在社區性肺炎感染的住院老年病患,若他們沒有發燒並使白血球增加,其死亡的機會增加七倍(40)。


雖然許多主流醫院和診所還沒有將此納入臨床實踐 (16),大量的科學研究已一致認同發燒可能帶來的助益,並且需要權衡些微減低不適或疲倦感的意圖(8)。


除了阻礙發燒所帶來的幫助,退燒藥也有它本身的風險:一份由布洛芬(ibuprofen)經銷商所贊助的回顧研究:當老鼠接種A型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 )並服用布洛芬(ibuprofen )後,使得傷口面積增加並且死亡率提高(46)。這沒有辦法有說服力地推翻布洛芬(ibuprofen)可能增加由水痘或帶狀皰疹病毒,及A型鏈球菌(GAS )所引起的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42) (43) (44) (45)。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無論在孩童(47) (48) (12) (49)或成人(50)身上,在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時,使用布洛芬(ibuprofen)會更容易膿胸及複雜性肺炎。這可能是經由改變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及肺泡巨噬細胞(macrophage)的功能(趨化性, 附著, 聚集, 去粒作用)所致(51),且和抑制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的合成,以及掩飾了客觀的症狀所導致的延誤診斷與治療有關。


這或許可以解釋在法國孩童用布洛芬( ibuprofen)的銷售量與複雜性肺炎增加的相關性(48),雖然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因果關係。其他使用退燒藥的相關風險包括全身系統性的反應,氣喘(特別是撲熱息痛(paracetamol )(52)(53)(54)(55)),腸胃道併發症和食慾不振(56),白血球數量降低(ibuprofen) (57),傷肝(paracetamol) (58),過量使用(paracetamol) (58),以及,極為罕見的過敏性反應(59)(60)(雖然有時候這反應可能是由其他物質所引起,如甘露醇mannitol (61))。


退燒止痛藥所帶來抑制急性反應的症狀和輕微心情愉悅的效果,很可能增加病患與其他人交際的機會,而增加病毒傳播的速度與持續時間,這已在自願受試者 (62)及雪貂 (63)身上看到。事實上,在最近的一份研究資料顯示,退燒止痛藥顯著增加接觸感染和死亡率風險(64)。進一步思量到,在美國每年有超過一百人因意外的乙醯氨酚 acetaminophen 藥物過量使用而導致死亡(58),我們可以想見,有多少的生命可以得救,只要科學家將他們的對發燒的正面態度更早推廣周知(自 (5)改寫)。



本文經作者授權,譯自”為發燒做準備—給家長的建議” (Warm up to fever - additional advice to parents)2017/2/14  中文翻譯:許文婷


參考文獻:
1. Ostberg JR, Repasky EA. Emerg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thermal stress regulates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CII. März 2006;55(3):292–8.

2. Hanson DF. Fever, temperature, and the immune response. Ann N Y Acad Sci. 15. März 1997;813:453–64.

3. Blatteis CM. Endotoxic fever: new concepts of its regulation suggest new approaches to its management. Pharmacol Ther. 2006;111(1):194–223.

4. Hajdu S, Holinka J, Reichmann S, Hirschl AM, Graninger W, Presterl E. Increased temperature enhances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daptomycin, vancomycin, tigecycline, fosfomycin, and cefamandole on staphylococcal biofilm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0;54(10):4078–4084.

5. Martin DD. Fever: Views in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and their Scientific Validatidity.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Internet]. 2016; Verfügbar unter: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ecam/2016/3642659/abs/

6. Goebel MW, Michael MK, Glöckler MM. Kindersprechstunde: ein medizinisch-pädagogischer Ratgeber. Verlag Urachhaus; 2016.

7. Glöckler M, Goebel W. A Guide to Child Health: A Holistic Approach to Raising Healthy Children. Floris Books; 2013.

8. Sullivan JE, Farrar HC,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Section 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linical Report--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 Pediatrics. 28. Februar 2011;peds.2010-3852.

9. Mackowiak PA, Boulant JA. Fever’s glass ceiling. Clin Infect Dis. März 1996;22(3):525–36.

10. Richardson M, Purssell E. Who’s afraid of fever? Arch Dis Child. 2015;100(9):818–820.

11. Evans SS, Repasky EA, Fisher DT. Fever and the thermal regulation of immunity: the immune system feels the heat. Nat Rev Immunol. 2015;15(6):335–349.

12. Elemraid MA, Thomas MF, Blain AP, Rushton SP, Spencer DA, Gennery AR, u. a.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leural empyema in children. Pediatr Pulmonol. 2015;50(7):721–726.

13. El-Radhi AS, Banajeh S. Effect of fever on recurrence rate of febrile convulsions. Arch Dis Child. 1989;64(6):869–870.

14. El-Radhi A, Barry W. Do antipyretics prevent febrile convulsions? Arch Dis Child. Juli 2003;88(7):641–2.

15. Strengell T, Uhari M, Tarkka R, Uusimaa J, Alen R, Lautala P, u. a. Antipyretic Agents for Preventing Recurrences of Febrile Seizur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 September 2009;163(9):799–804.

16. El-Radhi ASM. Why is the evidence not affecting the practice of fever management? Arch Dis Child. November 2008;93(11):918–20.

17. Small PM, Täuber MG, Hackbarth CJ, Sande MA. Influence of body temperature on bacterial growth rates in experimental pneumococcal meningitis in rabbits. Infect Immun. Mai 1986;52(2):484–7.

18. Kluger MJ. The evolution and adaptive value of fever: Long regarded as a harmful by-product of infection, fever may instead be an ancient ally against disease, enhancing resistance and increasing chances of survival. Am Sci. 1978;66(1):38–43.

19. Hill D, Ameenuddin N, Chassiakos YLR, Cross C, Hutchinson J, Levine A, u. a. Media and young minds. Pediatrics. 2016;e20162591.

20. Ulbricht M. Antipyretische Wirkung eines körperwarmen Einlaufes. Universität Tübingen; 1991.

21. Hamre HJ, Fischer M, Heger M, Riley D, Haidvogl M, Baars E, u. a. Anthroposophic vs. conventional therapy of acute respiratory and ear infections. Wien Klin Wochenschr. 2005;117(7–8):256–268.

22. Jeschke E, Lüke C, Ostermann T, Tabali M, Huebner J, Matthes H. Verordnungsverhalten anthroposophisch orientierter Ärzte bei akuten Infektionen der oberen Atemwege. Forsch KomplementärmedizinResearch Complement Med. 2007;14(4):207–215.

23. Soldner G, Stellman HM. Individuelle Pädiatrie: leibliche, seelische und geistige Aspekte in Diagnostik und Beratung; anthroposophisch-homöopathische Therapie. 4. Auflage. Wiss. Verlag-Ges.; 2011. 984 S.

24. Soldner G, Stellman HM. Individual Paediatrics: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Diagnosis and Counseling - Anthroposophic-homeopathic Therapy, Fourth edition. 4 edition. CRC Press; 2014. 984 S.

25. Girke M. Innere Medizin. Grundlagen und therapeutische Konzepte der Anthroposophischen. Second Edition. Berlin: Salumed; 2012.

26. Mackowiak PA. Concepts of fever. Arch Intern Med. 1998;158(17):1870–81.

27. Kluger MJ. Phylogeny of fever. In: Federation Proceedings [Internet]. 1979 [zitiert 15. Februar 2016]. S. 30–34. Verfügbar unter: http://europepmc.org/abstract/med/7⋯⋯

28. Blatteis CM. Fever: is it beneficial? Yale J Biol Med. 1986;59(2):107–16.

29. Bernheim HA, Kluger MJ. Fever: effect of drug-induced antipyresis on survival. Science. 16. Juli 1976;193(4249):237–9.

30. Eyers S, Weatherall M, Shirtcliffe P, Perrin K, Beasley R. The effect on mortality of antipyre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is. J R Soc Med. 1. Oktober 2010;103(10):403–11.

31. Doran TF, De Angelis C, Baumgardner RA, Mellits ED. Acetaminophen: more harm than good for chickenpox? J Pediatr. Juni 1989;114(6):1045–8.

32. Brandts CH, Ndjave M, Graninger W, Kremsner PG. Effect of paracetamol on parasite clearance time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Lancet. 1997;350(9079):704–9.

33. Schulman CI, Namias N, Doherty J, Manning RJ, Li P, Li P, u. a. The effect of antipyretic therapy upon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Surg Infect. 2005;6(4):369–75.

34. Mackowiak PA. Direct effects of hyperthermia o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eleologic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fever. Rev Infect Dis. 1. Januar 1980;3(3):508–20.

35. Mackowiak PA, Marling C. Hyperthermic enhancement of serum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echanism by which fever might exert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outcome of gram-negative sepsis. Infect Immun. Januar 1983;39(1):38–42.

36. Appenheimer MM, Chen Q, Girard RA, Wang WC, Evans SS. Impact of fever-range thermal stress on lymphocyte-endothelial adhesion and lymphocyte trafficking. Immunol Invest. 2005;34(3):295–323.

37. Roberts NJ. Temperature and host defense. Microbiol Rev. Juni 1979;43(2):241–59.

38. Plaisance KI, Kudaravalli S, Wasserman SS, Levine MM, Mackowiak PA. Effect of antipyretic therapy on the duration of illness in experimental influenza A, Shigella sonnei, and Rickettsia rickettsii infections. Pharmacotherapy. Dezember 2000;20(12):1417–22.

39. Bryant RE, Hood AF, Hood CE, Koenig MG. Factors affecting mortality of gram-negative rod bacteremia. Arch Intern Med. Januar 1971;127(1):120–8.

40. Ahkee S, Srinath L, Ramirez J.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 association of mortality with lack of fever and leukocytosis. South Med J. März 1997;90(3):296–8.

41. Southey ER, Soares-Weiser K, Kleijnen J.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ibuprofen compared with paracetamol in paediatric pain and fever. Curr Med Res Opin. 2009;25(9):2207–2222.

42. Souyri C, Olivier P, Grolleau S, Lapeyre-Mestre M. Severe 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lin Exp Dermatol. 2008;33(3):249–255.

43. Ford LM, Waksman J. Necrotizing fasciitis during primary varicella. Pediatrics. 2000;105(6):1372–1375.

44. Veenstra RP, Manson WE, van der Werf TS, Fijen J, Tulleken JE, Zijlstra JG, u. a. Fulminant necrotizing fasciiti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tensive Care Med. 2001;27(11):1831–1831.

45. Hidalgo-Carballal A, Suárez-Mier MP.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a child with varicella caused by necrotizing fasciitis and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 Am J Forensic Med Pathol. 2006;27(1):93–96.

46. Weng T-C, Chen C-C, Toh H-S, Tang H-J. Ibuprofen worsen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soft tissue infections in mice.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1;44(6):418–423.

47. Byington CL, Spencer LY, Johnson TA, Pavia AT, Allen D, Mason EO, u. a. 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 sustained high rate of pediatric parapneumonic empyema: risk factors and microbiological associations. Clin Infect Dis. 2002;34(4):434–440.

48. François P, Desrumaux A, Cans C, Pin I, Pavese P, Labarère J.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uppurative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Acta Paediatr. 2010;99(6):861–866.

49. Le Bourgeois M, Ferroni A, Leruez-Ville M, Varon E, Thumerelle C, Brémont F, u. 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without antibiotics for acute viral infection increases the empyema risk in children: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J Pediatr. 2016;175:47–53.

50. Voiriot G, Dury S, Parrot A, Mayaud C, Fartoukh M.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may affect the presentation and cours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HEST J. 2011;139(2):387–394.

51. Mikaeloff Y, Kezouh A, Suissa 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nd the risk of severe skin and soft tissu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varicella or zoster disease. Br J Clin Pharmacol. 2008;65(2):203–209.

52. Beasley R, Clayton T, Crane J, von Mutius E, Lai CK., Montefort S, u. a. Association between paracetamol use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and risk of asthma, rhinoconjunctivitis, and eczema in children aged 6–7 years: analysis from Phase Three of the ISAAC programme. The Lancet. 2008;372(9643):1039–48.

53. Etminan M, Sadatsafavi M, Jafari S, Doyle-Waters M, Aminzadeh K, FitzGerald JM. Acetaminophen Use and the Risk of Asthma in Children and Adults. Chest. 2009;136(5):1316.

54. Perzanowski MS, Miller RL, Tang D, Ali D, Garfinkel RS, Chew GL, u. a. Prenatal acetaminophen exposure and risk of wheeze at age 5 years in an urban low-income cohort. Thorax. 2010;65(2):118.

55. Kanabar D, Dale S, Rawat M. A review of ibuprofen and acetaminophen use in febrile childre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sthma-related symptoms. Clin Ther. Dezember 2007;29(12):2716–23.

56. Ludvigsson JF.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constipation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8000 children. Acta Paediatr. 2006;95(5):573–580.

57. Lesko SM, Mitchell AA. An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pediatric ibuprofen: a practitioner-bas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1995;273(12):929–933.

58. Nourjah P, Ahmad SR, Karwoski C, Willy M. Estimates of acetaminophen (Paracetomal)-associated overdo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Juni 2006;15(6):398–405.

59. Kang LW, Kidon MI, Chin CW, Hoon LS, Hwee CY, Chong NK. Severe anaphylactic reaction to ibuprofen in a child with recurrent urticaria. Pediatrics. 2007;120(3):e742–e744.

60. Bachmeyer C, Vermeulen C, Habki R, Blay F, Leynadier F. Acetaminophen (paracetamol)-induced anaphylactic shock. South Med J. 2002;95(7):759–761.

61. Jain SS, Green S, Rose M. Anaphylaxis following intravenous paracetamol: the problem is the solution. 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15;43(6).

62. Graham NM, Burrell CJ, Douglas RM, Debelle P, Davies L. Adverse effects of aspirin, acetaminophen, and ibuprofen on immune function, viral shedding, and clinical status in rhinovirus-infected volunteers. J Infect Dis. Dezember 1990;162(6):1277–82.

63. Husseini RH, Sweet C, Collie MH, Smith H. Elevation of nasal viral levels by suppression of fever in ferrets infected with influenza viruses of differing virulence. J Infect Dis. April 1982;145(4):520–4.

64. Earn DJ, Andrews PW, Bolker BM. Population-level effects of suppressing fever.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14;281(1778):20132570.

當孩子因感染而發燒時—給父母的額外提醒 (二之一)







作者:Prof. Dr. med. David D. Martin醫師
德國人智醫學菲爾德醫院(Filderklinik Hospital)
德國圖賓根大學兒童醫院(Tübingen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

小兒內分泌,腫瘤與血液科主治醫師


聲明:本文內容並不意圖取代專業的醫學建議、診斷或治療。無論您在此中閱讀了任何內容,請務必諮詢合格的醫療照顧提供者,遵從他們的建議以免耽誤病情。在使用此文所提供的任何資訊時,您必須全權為自己負擔責任,並了解與同意作者及他的所屬團體毋須為任何因此應用而導致的要求、損失或傷害負責。


親愛的家長,每一個健康的孩子都會不時地發燒生病。然而,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發燒覺得不安或害怕恐懼。但,發燒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我們能做些什麼?而什麼是重要的?



「我太太在成長過程中明顯地受到『發燒是危險的,應該要退燒。』的觀念影響。她說她的表妹在一歲時因為高燒而感染了腦膜炎,導致她現在癲癇,所以她認為……」


-這是對「發燒恐懼(ferver-phobia)」很常見且可以理解的原因 。這恐懼來自對原因與結果的混淆。發燒並不會造成癲癇。發燒,是為了對抗引起腦膜炎的病原菌的一個健康的反應。事實上,如果孩子曾經在發燒的過程中被支持,他可能可以更好的對抗腦膜炎,而且可能避免癲癇發生。使用退燒藥(例如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可能會壓抑症狀,因此造成延誤診斷與抗生素治療(發燒的孩子常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在有腦膜炎的症狀時必須要立即使用)。發燒強化了對引起腦膜炎的細菌的免疫防禦,而且在發燒的溫度下抗生素的藥效較佳。(1)(2)(3)(4).


如何對待發燒?一些建議與想法:


—放輕鬆。如果您很緊張,您的孩子無法放鬆並忍受發燒。然後確認孩子沒有任何需要立即醫療協助的症狀(見問與答:我何時需要看醫師?)


—貼近孩子。將發燒視為滋養彼此關係的機會。點蠟燭、為孩子輕歌、說故事會有幫助,或只是靜靜的陪伴。電子媒體無法取代陪伴,應該要儘量避免。(見問與答:我可以使用電子媒體嗎?)


—積極正面。科學已經證實:樂觀的人較長壽且健康。成為孩子的典範,在任何挑戰下仍然樂觀平和地面對,並且反思。永遠問自己,「這會為我帶來甚麼幫助?」—這些初期看起來像是挑戰的狀況,常常會轉變為好的開始。


—歡迎發燒。發燒是好朋友,可以對抗感染並協助免疫系統發展。(見如下的科學事實)


—先給予溫暖!當體溫正在上升時,確認孩子是溫暖的。孩子會因此需要較少的體力來升高體溫,較少寒顫及不適,甚至對某些孩子來說可能可預防熱性痙攣(也見問與答:熱性痙攣怎麼辦?)


—有些孩子在初期感到非常不舒服。補充液體,讓環境溫暖舒適,說短短的自編故事或唸謠,輕唱或哼歌。這不適通常不會持續太久。如果您不能讓孩子感到安適,或您的孩子看起來狀況不佳,那麼您需要尋求醫療建議。在成人,發燒常常導致頭痛可以止痛藥緩解,但孩子很少需要。(見問與答:我何時需要看醫師?)


—允許發燒來完成他的工作。溫度本身並不危險,可能的危險在於孩子以發燒對抗的潛在疾病。一但您和/或您的醫師確定孩子並沒有任何危險,您可以專注地使這成為令人愉快的經驗。這不需要包括給予退燒藥:對於健康的孩子,沒有規定體溫幾度以上就要給退燒藥。在安靜且安全的環境下,大部分的孩子即使高燒也不覺得受苦。如果孩子很不舒服,你可以試著應用自然的方法(5)像是薄薄的檸檬片貼在腳底,或在小腿敷上薄而溫暖的濕敷布(很多家長使用冷的濕敷布,但冷會導致不舒服及反效果;而溫暖的濕敷布不會嚇到孩子,同時也藉著蒸發水分帶走多餘的熱)(關於灌腸,見問與答)


—然後允許溫和的降溫。一但孩子感覺到從頭到腳都很溫暖,而且,在發燒幾個小時後,開始流汗,您可以溫柔地移除幾層被子和衣服好讓孩子覺得舒服一些—但是仍然保留足夠的覆蓋與衣物以使孩子全身包含手及足部都感到溫暖!在有些國家,病人在此階段仍然保持在非常溫暖的狀態以使發汗。作者尚不確定這樣的做法在何種情況下是有幫助的,而或只是讓孩子更辛苦費勁(也見問與答)


—飲食:在體溫上升的初期,身體只有一個目標:讓體溫一直升高到期望值!所以不要期待您的孩子想要喝水,讓飲食這件事先擱放在一旁。只要給予孩子溫暖。一旦到達體溫的高原期,您可以讓孩子小口啜飲—以溫暖的液體為佳(例如:淡淡的百里香、接骨木花、或洋甘菊茶 (6,7))。待稍後發燒緩和,孩子將會更願意喝水,甚至一點點的輕食,例如清湯。


—讓您的醫師知道您了解發燒帶來的幫助:很多醫師即使知道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但仍開立退燒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和布洛芬ibuprofen ),是因為他們認為父母害怕孩子發燒。告訴您的醫師您知道發燒是一個對身體有幫助的反應。



本文經作者授權,譯自”為發燒做準備—給家長的建議” (Warm up to fever - additional advice to parents)2017/2/14 中文翻譯:許文婷

<施泰納演講集 GA221> 在我們自身之內-看不見的人: 治療背後的病理學基礎


Der unsichtbare Mensch in uns. 

Das der Therapie zugrunde liegende Pathologische

Rudolf Steiner
Dornach, February11,1923 (GA 221)


看不見的人 vs. 可見的人


當我們思考「人」的時候,有兩個存在(Beings)可以清楚地被區辨出來。在最近的演講中,我已說明了人的物質有機組織(Physical Organization) 是如何在入世前的生命中被靈性地準備著(Spiritually prepared)。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如吾(ego)進入前的靈性組織(Spiritual Organization) 被送入塵世的存在。這靈性組織在地球上的整個物質生命中持續地活躍著,但自身並未表現為外在可見之物。這靈性組織外在可見的部分基本上在出生時就已蛻去了,它由人類胚胎發育時所包覆的胚膜所組成— 包括絨毛膜,尿囊,羊膜,卵黃囊— 所有的一切。換句話說,當人在離開子宮獲得自由的身體時,它就拋棄了其(可見的)物質有機組織。


雖然這個入世前的組織在人一生的生命中持續地活躍著。然而,它的特質與人在地球生命的身心靈(body-soul-spirit)有所不同。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談的。


在某種意義上,在我們之內有一個「看不見的人」(Invisible man)。它包含在我們的生長力量及營養過程所隱藏的力量裡。它包含在人類沒有意識的所有事物中。它延伸到無意識的活動、在生長、在透過營養的每日修復中。這力量是前世存在的結果,它在這一世變成了在我們自身中活躍的能量體,但以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今天,我要和您們描述這看不見的人的特徵,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之內,在我們的力量— 生長、營養,以及繁殖的力量中。


接著以圖說明,我們可以說這個看不見的人也包含了吾(ego),星辰組織(astral organization),乙太組織(etheric organization)(這就是成形的力量之身)和物質組織(physical organization)。


當然,在人出生後,這看不見的人的物質組織進入了人其他部分的物質有機組織。但在今日的課程中,您們會開始了解這看不見的人如何掌控物質有機組織。


畫好後看起來像這樣(請參見圖,[右])。在這個看不見的人,我們首先有了吾(黃色);然後有星辰組織(紅色),然後是乙太組織(藍色),最後有了物質組織(白色)。這看不見的人的物質組織只穿透了營養和生長過程,只進入我們常說的「下部的人」(the lower man)— 「新陳代謝-四肢的人」(the metabolic-limb man)— 在人的有機組織裡展現其自身。在這看不見的人中,所有的流,所有力量的作用,都從吾進入星辰,然後進入乙太,再進入物質組織(如箭頭)。然後,散佈在物質有機組織內。在人的胚胎中,我們這裏所說的看不見的人的物質組織存在於胚膜/胚胎外層— 絨毛膜、尿囊、羊膜和卵黃囊中。然而,在人出生後,這看不見的人的物質組織存在於人的營養和修復的過程中。因此,從外部看,這個看不見的人的物質組織沒有與其他物質有機組織區分開來,而是合為一體。


同樣地,除了這個看不見的人,在出生後我們會遇見「可見的人」(visible human being)。我將在這看不見的人旁畫出這個可見的人(如圖)。這就是在塵世生命中,人的物質性與超物質性相互交融的方式。在塵世生命中,有一股持續不斷的流,從吾進入星辰身,再到乙太身,再到物質身(見箭頭)。在人出生後,這股流進入了新陳代謝-四肢組織,在我們外部運動的力量中,也在內部運動—將攝取的食物帶入整個有機組織,直至大腦—的力量中。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股直接的力量逕自從吾進入整個人。因此,有一活動穿透了我們,有一股流直接從吾進入神經感官組織,而沒有先經過星辰身和乙太身;這股流直接掌控人的物質身。自然地,這樣的穿透在頭部最強,這是大部分感覺器官集中之處,但實際上我應該這樣畫這股流,這股流遍佈在皮膚的感覺上,遍佈整個人,就像是自口攝取食物的過程般。如我在示意圖上所畫。


因此,在人的頭部,我們有一股流從下而上流動,從吾出發,經過星辰身,乙太身和物質身,然後到達吾。我們也有另一股流直接進入物質身並向下流動。如果我們觀察人的有機體,我們就會有此洞察:這股不經中介的流— 直接從吾進入物質身,然後遍佈整個身體— 是沿著神經路徑(nerve pathways)行進。因此,當人的神經遍佈在生物體中,這外在可見的神經纖維就是這些直接從吾進入整個有機體所展開的流的可見記號。這股流直接從吾進入整個物質有機組織而不藉由中間媒介。吾一開始即沿著神經路徑行進,這對有機體具有本質上的破壞作用(destructive effect)。靈性在此直接進入物質,而任何靈性直接進入物質之處,就會發生破壞的過程。因此沿著神經路徑,由感覺而生的,一個細緻的死亡過程(death process)遍佈於整個人的有機體。


另一股流,在看不見的人中穿過星辰身、乙太身和物質身,可以通過沿著血液流向感官的途徑回溯到人體內。因此,當我們看到塵世的人時,我們可以說吾在血液中流動著。但是,吾的流動方式是使其先通過星辰組織、乙太和物質組織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在經由星辰和乙太組織之後,吾由下而上在血液中流經物質組織。因此,整個看不見的人在血液的流動中是一個建構的過程(constructive process),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不斷經由食物來更新的過程。這股流由下而上(如圖)傾注入感官,到達皮膚,並與來自吾的另一股直接接觸物質組織的流相遇。


呼吸與脈搏:神經過程與血液過程的形變


但實際上,這整件事其實更加複雜,因為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呼吸過程(breathing process)。在呼吸過程中,吾流入星辰身,然後它與空氣直接進入肺部。因此,某種來自超感官的人(supra-sensible man)的東西也是構成呼吸過程的基礎,但與在神經感官過程發生的方式不同。在神經感官過程中,吾直接掌控了物質組織。在呼吸過程中,吾先滲入了星辰身,抓取了氧氣。此時,吾不再是純粹的吾,而是吾-星辰身組織(ego-astral organization),它藉由呼吸過程的協助下掌握了有機體。我們也可以說呼吸過程是弱化的破壞過程,是弱化的死亡過程。真正的死亡過程是神經感官過程,而弱化的破壞過程、弱化的死亡過程,則是呼吸過程。


接下來,吾進一步面對以下過程:吾經由流入乙太身中強化了自身,而後被接納(being taken up)。這過程主要以超感官的方式發生,因此無法以尋常的生理學探尋。這過程在脈搏(pulse)中活躍著,在此它仍然可被從外部覺察。這是一個修復的過程(restorative process),但不像直接的代謝修復過程(metabolic-restorative process)那麼強,而是弱化的修復過程。如我們所見,呼吸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是破壞性的過程。如果我們吸收了較多的氧(oxygen),我們的壽命會較短暫。 但若血液中碳酸的形成過程越多,平衡了呼吸過程中吸收的氧,我們的壽命將會愈長。


因此,一切都在有機體內相互作用,為了真正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我們必須了解這超感官的人(super-sensible human being),因為其外在可見的部分已隨胚膜蛻去,出生後只能藉由看不見的力量在人體中作用著。然而,如果我們從人智學的知識出發,就可以清楚地指出這些力量。


例如,若我們以人智學的知識來看,我們會看到血液過程將經過連續的細微分枝。這被相反方向的神經過程所控制。血液過程總是以離心運動的方式移向人的外圍。神經過程實際上是解構的過程,總是向心指向人的內部。在人之中發生的所有過程都是這兩個過程的形變(metamorphoses)。


健康與疾病


如果脈搏和呼吸的相互作用彼此協調,則下部的人(lower man)與上部的人(upper man)會有正確的連結。若是這種情況,而且沒有外部傷害的干預,則個體基本上是健康的。只有當解構佔優勢時,破壞性的過程才會侵犯有機體的活動。人會生病是因為有些外來異物— 在人周圍地球環境中的異物,含有過度破壞性的力量、過多相關的物質本性— 在有機體中堆積,無法被以正確的方式處理。


靈性元素透過吾直接穿透進入有機體中,從而引起了那些產生病理現象的過程,形成外來異物。這些異物可能不會立即以身體的症狀表現出來,但可能會表現在人的液態甚至氣態層面中。它們可能進一步發展— 若沒有被由下而上的血液之流所療癒,就無法被溶解。這些異物傾向在體內形成如腫瘤般的聚積(tumer-like accummulations),然後破碎。如果血液成形過程以正確的方式對抗它們,它們就會溶解並成為身體日常的一部分。但是,若由上而下的分解過程過度而導致聚積時,它將佔據其中一個器官,然後形成異物。其首先是滲出性的、類似腫瘤的,但隨後趨於像地球上自然的外部過程一樣運行並粉碎成碎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了解,是我所畫的在物質人旁的超感官人的這股流作用還不足夠所致。


您們看,我們無法直接由人的活動來談療癒。因為當太多由神經感官組織所發展的活動,以向心方向— 當太多的環境過程被“ 塞進” 人之內,以至於在某處形成如腫瘤般的異物,然後分解— 在那一刻,沿著血管運行的另一個系統作用與其相反。它要帶來康復,要用適當的來自下方的星辰和乙太的力量穿透有機體。它想要防止吾 — 或吾與星辰身一起 — 的單獨行動。療癒者必須考慮到在人的有機體中這革命性的原則,且療癒包含著以外部方式來支持這原初已存在有機體中的療癒力量。


當出現如腫瘤般的形成時,這是來自看不見的人的吾的活動,沒有以正確的方式穿透出乙太身的一種症狀。吾的活動宣告自身,但有時可能無法觸及腫瘤。因此,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來支持乙太身,使其活躍起來。假若乙太身先被吾和星辰身所滲透,那麼它就會以正確的方式活躍起來。那些自上方而來,且未進入乙太活動的流— 大多來自吾與星芒 — 會毒化有機體。當乙太身接近時,當我們用乙太的活動對抗吾和星辰身活動時,就是在支持本已存在的療癒過程,並努力地在人的有機組織中活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知道以什麼方式,讓已被星辰身和吾以正確的方式滲透進入的乙太組織,可以穿透到身體中。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一種療方(remedy)來幫助乙太有機組織。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哪種療方將使乙太有機組織增強,從而其建構的力量得以與過度破壞性的力量相抗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除非我們考慮到看不見的人,否則我們將永遠不會理解治療背後的病理學基礎。


然而,也有可能是,當一個人出生時,他的吾和星辰組織— 他的心魂-靈性組織(soul -spirit organization)— 沒有足夠強烈地穿透到物質有機組織中。心魂-靈性組織沒有充分地進入物質有機組織。因此,在這個人中,由下而上的生長力量總是總是持續地佔優勢,而沒有經由與物質有機組織的整合而被給予足夠的重量。一個人可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到世上:這看不見的人無法充分掌握自己的物質身體,拒絕以正確的方式穿透到血液過程中。那麼人的靈性就無法接近血液過程。在這樣的個體中,我們可以自童年時即看到這種現象的影響。他們蒼白而消瘦,或者由於占主導地位的生長力量而快速地長高。心魂-靈性組織無法正確地進入有機體。由於身體拒絕接受心魂-靈性組織,我們的目標必須是弱化這活動過強的乙太身。在這蒼白瘦長的個體中,我們必須努力將過度增生、過度活躍的力量控制在乙太身內,並將其限制在適當的程度。藉此意指我們可以將重量帶入體內。例如,血液透過接收必需的鐵而獲得適當的重量。然後,乙太身在向上的方向不再那麼活躍,並且減弱其對上部的人的作用。


在這樣的個體中,可能會注意到另一種情況:我稱之為夜間的過程(night process)相較於白天的過程(day process)強勢。您可以說,在晚上,每個正常人的物質-乙太組織都拒絕吸收心魂-靈性。這個躺在床上的人的夜晚組織(night organization)— 不是來自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的人在身之外— 在那些天生帶著一種虛弱(consumption)的人們身上太強大了,如我剛才所描述。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支持日間組織(day organization)。這意味著必須透過解構過程來給予一些重量。如果一個人加強了該解構的過程,並在自身內出現硬化,終成碎片(當然,在療癒時這必須只能發生在小範圍),那麼乙太身過度流逸而出的力量被侷限,且耗損也被遏制。


如此,出於對人的完整了解,我們就可以理解健康與疾病之間的有趣互動。這交互作用總是存在,並且主要由脈搏與呼吸間的發生而平衡。如果我們學會認識,可由外部方法來加強一端或另一端,那麼就能夠支持始終存在但並不總是出現的自然療癒過程。


療癒過程:腫瘤與發炎


我們這裡指的外部方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一個完全外來的過程無法被帶入人的有機體。當帶入某種外來過程時,它立即在有機體內轉化為相反的過程。如果您吃東西,食物中含有某些化學力量。在吸收它們時,有機體立即將它們轉化為相反的。這是必要的。如果食物被吸收後仍然維持它們外在的本性過久,那麼它就會如同在外在本性中開始崩解,而且帶來破壞及死亡— 在人體中帶來解構的過程。


您可以在整個人體中繼續找到我所描述過程的詳細細節。例如,假設您體內有如碎片般的外來異物(請參見彩圖,黃色)。您的身體會透過兩種方式做出反應。假設您無法將它排除而留在體內。然後會發生兩件事。活躍在流動的血液(紅色)中的建構力量會將此異物包圍。它聚集在外來異物的周圍,但這樣做會使其偏離其慣常平衡。這立即導致那裡的神經活動佔優勢。類似滲出物的結構開始在異物周圍(藍色)包圍(encapsulate)。當此情況發生時,身體中這個區域會發生以下的事:當沒有外來異物時,乙太身會以某種方式穿透物質身。但在這種情況下,乙太身無法穿透外來異物;取而代之的是,在該區域將形成一個充滿乙太的泡泡(紅線)。在我們體內一小部份的身體有一外來異物,於此一小部份的乙太身沒有被物質身整合。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要在此位置增強星辰身,以使其在這一小部分的乙太身中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用,而無需物質身的幫助。透過層層包圍(encapsulation),我們的身體實際上已經運用了解構性的力量,使其侷限在在人體的一小部位,然後再將其整合到療癒的乙太身內。這將必須經由適當的治療來支持星辰身和吾。


在這種情況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位於人體物質身之上的層面必須要有足夠強度的活躍,即使缺少了在其當中的一小部分物質身。這總是發生在外來異物侵入人體時的痊癒中。例如,當一個人被碎片刺到時,碎片就會被層層包圍。在他身體的這個部分,整個人的有機組織被向上移動了一點點(moved a little bit upward)。這也可能發生在有機體內形成異物的情況,也必須以相同的方式來考慮。


但是,如果我們被碎片刺到了,也可能發生完全不同的過程。碎片(請參見彩圖,黃色)周圍的神經活動可能變得更強,超過血液活動。然後,在吾所活躍的神經活動(或可能是由星辰身增強吾的活躍),刺激了血液活動。這遍佈全身的神經感官活動,刺激血液活動,並且不允許滲出物凝結包圍。取而代之的,它刺激分泌的過程而形成膿(白色)。而且由於神經向外延伸(箭頭),因此膿經由神經破壞性的活動,透過神經路徑的推動而被驅至外圍。碎片被排除且傷口痊癒。


因此,您可以看到,假如碎片在有機體中太深處,以至於解構系統(神經感官系統)的推力不足以將其帶到外界,進而使血管中的建構性活動將會變得更強並導致層層包圍。如果碎片較靠近表面,則神經推力(解構的力量)會較強。它會活化或刺激以成為滲出物,所以它會利用解構的管道朝向外界,而使整個區域化膿。因此,我們可以說,實際上我們以一種初始形式,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我們的有機體有以向心方向朝向內部硬化的傾向,並再朝著離心方向向外部溶解。然而,在人體正常的過程中,朝內的腫瘤-形成力量(tumor-forming force)和朝向周圍的化膿-發炎力量(suppurative-inflammatory force)處於平衡狀態。通常,我們的發炎過程足以克服朝向解構的腫瘤力量。只有當一個過程比另一個過程更強大時,才會形成真正的腫瘤或真正的發炎。


當然,您不該相信現實中的一切都如圖示般簡單。實際上,這些過程彼此相互交織。您可以觀察到在人體中,當發炎的力量變強時,會有發燒的現象(febrile phenomena)。這基本上是血液中過強的構建過程的結果。經由發燒,您經常可以發展出身而為人的吾的力量(Eigenkraft)。如果您能以正確的方式獲得力量,那麼無論如何您都可以提供第二個人強大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解構力量較強的情況下,會發生冷卻的現象(cooling phenomena)。這現象的存在並不像發燒現象那麼容易具體化,但這兩種現象交替著,所以實際上我們總是處理互相交織的活動,但若我們希望能全面地理解發生的過程,則必須簡單地區辨。


毒性:質素的活動


一個經常被提出的問題是,關於自然界中的毒(poisons),例如顛茄(belladonna)— 又稱致命的陰影(deadly nightshade)— 中的毒性:這些實際存在的毒,與我們取自環境中用以作為食物的普通物質有何不同?


當我們進食時,某物被帶進我們的有機體裡,那物是在外在自然中形成的,類似於看不見的人形成的方式。我們吃進的那物是由靈性活動出發,進入星辰活動,然後乙太活動,最後是物質活動。在自然界裡,這樣的活動是由上而下的進行;它如其所是地,從外圍作用在地球上。這活動與我們內在吾的活動有關,這是一種純粹的靈性活動。如我所畫的向下流,但經由星辰身轉化自身,然後進一步透過乙太,然後向下進入物質,植物依照法則進行這樣的活動。植物由下而上朝此活動生長,進行這樣的乙太活動,不過,此乙太活動已正確地包含由上方而來的星辰和吾活動,也就是心與靈的活動。



但也可能發生不同的事,例如毒。有毒物質的特點是它們不像正常的綠色植物使用乙太,相反地,它們直接轉向星辰,以致於星辰身進入該物質(請參見彩色圖5,下方白色中的紅色)。以顛茄來說,它的果實特別地貪婪而不滿足於只擷取乙太。相反地,這果實在星辰取得乙太的生命力之前,直接擷取了星辰。您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星辰持續地自周圍的世界直接滴到地球上,而不是進入乙太。而且這些星辰存有的液滴,它們沒有以正確的方式穿過地球的乙太層,以顛茄為例,可以在它的毒性中找到。在曼陀羅( Stechapfels, Jimsonweed)的果實,天仙子(茛菪)(hyoscyamus, henbane)中也可以找到這宇宙星辰的元素滴入這植物的毒性中。


因此在這植物中的質素(substance),以顛茄為例,直接自吾或星辰身進入人體神經和氧氣循環的相關活動。所以透過攝入顛茄的毒,我們可以顯著增強體內解構的過程,這些過程通常直接從吾進入物質身。人的吾一般不足以容忍這種加強的解構過程。然而,如果相對的活動—在血液中由下而上的活動—實在是太劇烈了,我們可以從自然中取得對應此解構過程的平衡。阿托品(Atropine)是顛茄的毒,可以小劑量的使用以對應身體中過度的生長過程。但是,一旦這種毒過多,就無法再達到平衡了。接著,生長過程(growth process)撤退,身體因自身的吾無法容許的靈性活動而麻木。一個人只可能在將來—在金星和瓦肯(Vulcan)的演化階段時—可接受這樣的靈性活動。這就是為什麼中毒會發生這些特殊的症狀。首先,起初是血液中的活動逐漸破壞;然後在攝入顛茄的毒後出現胃部症狀;而後由下而上的力量被強烈阻止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最終,隨著解構過程對身體的破壞,完全地失去意識。


因此,若我們知道所吸收的物質的靈性成分,就可以追踪某種質素在人的有機體中的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研究植物。關於人類有機體的知識必須包含對外在自然的適當了解。我們必須知道每個植物中存在著什麼。然後我們也將知道不同的植物如何影響著人,例如飲食建議等。然後,如果同時有適當的社會條件配合,我們將真的能夠達到使這些事情得以運用的目標。今天,即使我們知道一些事情,我們常常也無能為力,因為我們的社會條件無法與對自然的知識相應。大自然的知識被抽象化了,因此我們無法掌握人在整個宇宙中的真實內在。目前還不可能大範圍地,例如,讓一個人了解不同植物質素與不同節奏的關係。為了使這一切成為可能,我們科學化的醫學必須具有不同的特質。所有社會生活的外在安排都必須與人類與周圍自然的關係的知識有關。


根部與花 / 口服、泡浴、注射


當然,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為那些頭部解構過程過強的人準備煮過的根。那些已知在根部的形成過程中,含有以正確的方式將靈性、星辰、乙太帶入物質身的質素。這樣,您就可以從根部形成過程中獲得某種有益於人體的質素,帶入人的有機體中並參與有機體的活動,直達最外圍最微細分枝的血管,進入頭部。藉由這樣做,我們可以喚起某些物質來對應神經感官系統中過度強烈的解構過程。但是我們必須真實知道,植物根部的質素經由口服吸收而作用至頭部或皮膚組織最外圍時,所發生的變化。在另一種情況下,我們也必須知道從花取得的質素是如何作用在人的有機體中。這些質素與乙太的關係已經有些不穩定,它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佔據了星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已經接近毒性,儘管只是輕微的。我們必須知道當這些質素被加入泡浴(bath),就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帶入有機體,我們可以刺激位於血管中過度虛弱的有機組織開始建構。因此我們將可以自外部抵消解構活動的影響。


相同的,若我們想要追蹤注射質素(injected substance)的內在效力。注射時我們主要是在增強建構過程,以與解構過程建立適當的平衡。這就是為什麼,特別是在施予注射時。我們必須總是觀察解構過程會如何反應。若我們無法看見解構過程如何從一開始抗拒,而後又逐漸以正確的方式進入建構過程,我們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在注射某些東西時,我們會發現有輕微的視覺干擾,或是耳朵出現嗡嗡聲,因為一開始解構過程拒絕隨著增強的建構過程進入正確的平衡。但是,當出現此類症狀時,就可以確定它們確實干預了過程。


療癒 - 出自於以人智學對地球與人的理解


您們看,人智學並不是不同派別叔叔阿姨的集合,為了爭論不同的架構—描述人是包含由物質身、乙太身、星辰身與吾的架構。相反地,它非常嚴肅地關心如何理解人類及其與世界的關係,如何將靈性帶入每一個物質。如果人智學確實想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那麼它必須被如此理解:它能夠在物質之中追求靈性。假若我們將自己侷限在宗派圈子裡,為人是如何組成的而爭論不休,我們就會身陷其他各式派別的衝突。只有當我們真正看到人智學如何觸及所有其他知識,為所有其他塵世知識提供啟示的時候—就像天文學在更早時期啟發了地球的進程一樣—那麼人智學將可以扎根於現代文明。這樣,即使面對起源於更早時代的破壞性進程,也可能在人類文明中開始真正的建設性的進步。


這種嚴肅性必須與對人智學的承諾相結合。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總是都可以活躍地參透,例如,發現顛茄是如何作用在人體中的一端,而氯(chlorine)又如何作用在另一端。對於每個人來說,重點並不是發現這個;相反地,重要的是將理解提升到更廣的範圍,對「療癒出自於以人智學對地球與人的理解」有共通的感受。


在華德福教育中,我們不會期待每個人都可以當老師,或至少當小學老師。但是,我們確實期望,每一個人能對「教育的原則建立在對人和世界的認識」 有普遍性的理解。人智學需要以理解相遇。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每一件事是錯誤的想法,但一個人智學社群的活動應該包含建立起普遍性的理解,奠基於健康的常識,因為人智學所致力的,是為了實現健康及未來的人性發展。


中文翻譯:許文婷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牙齒在兒童發展上的重要性— 齒列異常與人智學的治療觀點與處置


作者: Dr. Claus Haupt 醫師





牙齒的屬地特質


想要深入了解牙齒的本質,可先由觀察其外觀開始。當我們看一張臼齒的放大照片時,就會有看到層層山脈高低起伏的驚人感受。牙齒琺瑯質的結構放大圖則與玄武岩柱非常相似。琺瑯質是極端堅硬的物質,硬度與石英相同。這些觀察可讓人聯想到牙齒代表我們體內的屬地特質 (the quality of earth) 。我們可以說,山脈之於地球,就如同牙齒之於人體。為什麼新生兒不長牙齒呢?因為他們來自天堂,那裡不需要用到牙齒!新生兒此時的發展還不必去處理屬地物質(earthly substance)。而老年的我們開始再次失去牙齒。我們與地的連結逐漸減弱。這弱化也可見於牙周病—在人生危機或身心低落時,也就是當一個人無法找到立足之地的時刻。

現在我們可以問:如果牙齒是連結到地球的,為何這些牙齒要生長在頭部?藉由頭部的諸多感官,我們與這個大千世界發生連結,得以觀察並思考。在牙齒發育時,它們吸收氟並形成柱狀的構造。在建築中,柱狀的構造承載了建築物的屋頂並與大地連接。藉由這個地球化思考(earthly thinking) 的圖像,我們找到與土地的連結。牙齒內的氟化過程將我們緊密連結到土地中的礦物元素,從而提升了我們的地球化思考以及測量(measure)、計數(count)、秤重(weigh)與計算(calculate)的能力。年幼的孩子活在“ 天堂化思考”(heavenly thinking)中,那是富有想像的圖像性思考(pictorial imaginative thinking)。要建立地球化思考我們需要牙齒,特別是恆齒與建構它們的氟化過程。藉著觀察兒童的發展,我們可以辨認出某些內在能力的發展與其個別的牙齒出現,是有其一致性的。


牙齒萌發及其背後所隱藏的意義


乳齒是直接經由父母遺傳而來的,它們與我們個體性較無關係,如果乳齒發育異常,常可追溯到來自父母或祖父母的影響。隨著第一顆恆齒的出現(約六歲),孩子身體內升起了新的力量,我們可以經驗到孩子已準備好可以開始入學學習。這些新冒出的第一顆恆牙稱為第一大臼齒,排在由中間向兩旁算起第六顆的位置。六是個有意義的數字,與光的特質有關。以矽(Silica)為例,它是個六面體結構,與光有直接相關。光,給了我們對空間的經驗。當這顆牙出現時,孩子落地進入意識的空間中,此時就可以開始發展關於大小(size)、長度(length)相關的數學概念。因此,第一大臼齒的出現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指標,它讓我們確知:上學的準備妥當了!

接著要萌發的牙齒是位於前方的正中門牙。這些門牙在囓齒類動物身上很顯著的發展;這類動物們有明顯的神經性特質、感官極為敏銳醒覺。在孩子身上,我們也可看出與這幾顆牙齒萌發相關的人格特質。它們可給我們一個圖像是,這個體在感官層次上,如何自立於與世界的關係中。這些牙可能較大或較小顆,或每顆大小不同。如果是大顆的門牙,我們可以預期他與土地的強烈連結,在此顯現了強烈的意志力。如果尺寸各異,這孩子可能非常活潑、生氣勃勃而且調皮搗蛋、愛惡作劇。如果這些門牙中間有一道縫隙,那這位孩子的左右側無法適當地相遇在一起,這指出其思想與情感生命無法以健康的方式相連結。如果這些門牙其中一顆排列不整齊,我們可能會發現這孩子容易被觸怒侵擾而感到不愉快。這是因為在他們思考中缺乏客觀性,所以主觀感受中的同感(sympathies)與離斥感(antipathies)運作太強烈。要處理這些異常案例,必須以相反的法則(the law of opposites)來工作,那就是位於另ㄧ端的腳。優律思美(Eurythmy)中特定的跳躍活動已經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大約再一年後,側門牙就要冒出來了。這表示孩子正在用其生命力量強力地定錨在地球上。如果這顆牙齒延遲萌發,這孩子可能在建立自己的界限上有困難而容易在週遭環境中迷失自己。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這些牙小小的,切記不要在學校裡給這孩子太多需記憶的學習功課,否則會在他已是虛弱的生命力上更堆加沈重的負擔。

到了十歲左右,第一小臼齒出現,這是從中間向兩旁算起的第四顆牙。這些牙在獅子高度地發展出來。獅子,帶著牠萬獸之王的特質,代表個體獨立性的發展。這時孩子開始感知到自己是獨特的、分離的、孤單的。孩子獨立性的強度可從這些牙看出。在這之後第二小臼齒跟著出現,孩子的社會感(social feeling)也隨之發展出來。這是由利己(egoism)朝向利他(altruism)的轉變,由「我」到「你」。接著是犬齒,約在十二歲時出現,這與新的心魂力量(soul forces)發展有關;孩子開始形成他自己的想法,而且對其有強烈的情感。如果犬齒的萌發延遲了,這些原本要把它們推出的力量會改以像是憤怒的方式顯現出來。最後,第二大臼齒會在十三歲左右出現,那時孩子正在發展愛的能力,這些牙連結到靈感啟發的場域。當我們沉浸在愛之中,通常會感到激勵啟發的力量。

從這些簡短的描述中我們開始看見,伴隨著恆牙齒列的出現,孩子如何能發展出各個不同的面向。在此過程中,智齒(或稱第三大臼齒)不一定會萌發出來。它們通常出現在二十一歲左右,與它們一起發展出的是人類獨有的能力–犧牲奉獻。(動物沒有智齒)。當生涯中面臨危機與改變的關鍵時刻,人們常常也經驗到智齒出狀況。這些牙連結到免疫系統,也可在我們人生旅程中如同感知器官運作著:下顎的智齒顯告訴我們行為是否正當,而上顎的智齒則告訴我們思考的正確性。


咬合不正


藉由檢視這些發生在牙齒的異常,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洞察個體。對人的三元性理解在此有助我們的理解。以上下顎骨的咬合關係為例:上顎與人的思考(thinking)有關,下顎則代表人的意志(willing),舌頭及兩者之間的空間,則連結到人類的情感(feeling),有如節律系統(rhythmic system)在人體的作用。在下顎後縮(distal bite, over bite)的個案中,我們可見上顎發育明顯,下顎被限制生長。這個人主要受到頭部主導,必須發展他們四肢裡的意志。這與下顎前突的人表現相反:下顎前突的個案容易受意志主導,可能會我行我素、不照章法、常有出人意料之外的突發言行舉止,在此類個案中,其行動不受思想的引導。以上這兩種異常,如果從年幼開始勤加練習,可透過特定的優律思美練習來加以矯正。

另一種常見的異常是齒列擁擠不整齊,它可能發生在口內各個不同區域;在此三元性的理解再次給了我們有用的觀點,來看這些不同的偏差。當門牙不整齊時,我們得注意此個體與感官世界的關係,不論是思考(上顎)或他們的行動(下顎)層面。當齒列擁擠影響到第3、4、5顆牙時,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情感生活。例如,這孩子可能過度容易受影響感動,而須要加強他們表達自己的能力。焦慮緊張的感受也常見到,就好像他們的心魂生命“呼吸”短促。我們可以用支持呼吸的運動與鼓勵心魂的擴展來補救這個狀況,在肢體動作與運動中所做的練習,最終會往回作用到牙齒上。

還有為數不少的其他異常,而其中大部分可以用齒顎矯正器(braces)做機械性的矯正,但這種治療無法作用在孩子身上真正需要幫助的弱點。藉由理解牙齒是如何連結到整個人的發展,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就開展了。優律思美在這方面已經證明是很有效的,它直接作用在生命力上,因此不只可以將牙齒排整齊與矯正各種異常,它也作用在個體全人的和諧上,而使得他們真正的本性可以閃耀透亮。在有些個案中,當然有必要借助機械裝置如矯正器的使用,但如果可以合併優律思美治療,將大有助益。因為它會作用在造成齒列不正的真正弱點上,齒顎矯正治療的療程期間可因此而明顯縮短,也降低復發的機會。


牙齒,是世界奧秘的總和


翌日,Claus Haupt醫師更深入思索,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說出:「牙齒是世界奧秘的總合」時,他的意思是甚麼?關鍵的問題是:為何牙齒如此獨特?許多異常不能單純以遺傳名詞或環境因子來解釋。人格怎麼可能會烙印在牙齒上?這些問題導向了一個認知:就是出生前有個生命在。魯道夫.施泰納談到透過肢體發展出的力量,如何在死後經歷轉化過程(transformation)而建造出下一世的頭部。 因此,一個人上輩子怎麼活,會烙印在頭部的構型,特別是展現在牙齒上。如果我們能認可這個理念為真,那牙齒的意義與治療齒列異常的過程就會成為一趟旅程,一趟幫助個體走向內在更平衡、和諧的所在,以使他們真正的自性可以閃耀透亮的旅程。


Dr. Claus Haupt德國人智醫學牙醫師,目前於慕尼黑執業。


Feb 6 2009 at Michael Hall School, Forest Row
Record by Katherine Beaven and Caroline Westlake (記錄)
本文經Dr.Claus Haupt授權. / 吳淑凰、陳立山、許文婷 翻譯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喔?「人智醫學」是什麼?





人智醫學(Anthroposophic Medicine)是以主流醫學為基礎,近一步擴展對人類身、心、靈的理解而生的全人醫學。它源於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

— 「Anthroposophy」看似艱澀難懂的生字,其實源於兩個希臘字根:「Anthropo-」 指人類;「-sophy」 意指智慧與哲學。



「人」是什麼?


人智學認為人除了具象可見的物質層面(相當於自然界中的礦物層面)外,還包含如植物界生長、修復、繁衍的生長層面;動物界運動、感知、情緒的心魂層面;以及人類所獨有,會記憶和反思的自我。當這四個層面彼此的運作不協調時,就可能導致疾病。


人智醫學醫師與醫院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60個國家已將人智醫學具體地實踐在醫療領域中,以歐洲國家如瑞士與德國歷史最為悠久,包含大學附設醫院、區域醫院、私人診所及養護中心等。在瑞士,人智醫學治療也被納入政府醫療保險的給付中。人智醫學醫師的養成,包含必須先通過主流醫學的正規訓練,再額外接受人智醫學學士後培訓,學習以人智學的視角給予患者適當的診斷與治療。


不同面向的治療


瑞士阿爾勒斯海姆醫院(Klinik Arlesheim)的前身是伊塔・維格曼醫院(Ita Wegman Klinik),是由人智醫學醫師伊塔・維格曼於1921年在施泰納的協助下成立,是全世界第一所人智醫學醫院。其在2014年與鄰近的盧卡斯醫院(Lukas Klinik)合併,成為擁有82床的私人非營利人智醫學醫院,並仍然專注在腫瘤科、內科與身心科上。

好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醫院患者的影片分享。以癌症為例,除了主流醫學常規性的檢查與治療外,槲寄生的使用、護理照顧、身體物理治療、優律思美(Eurythmy)、言說治療、音樂與藝術治療,及個人生命史的回顧等。所有治療的目標,在強化病人自身的力量,來面對與克服疾病。


Living with Cancer (Lukas Klinik)

生病也可以是一種祝福


在忙碌緊湊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多久沒有被認真地傾聽?多久沒有像孩子般舞蹈、畫畫、玩泥巴?不帶有任何目地,只單純地享受過程中的發生,欣然接受獨一無二的自己,及所創造出的無限可能?

很難想像生病也可以是一種提醒,一種祝福,一份更認識自己、自我覺察的禮物。藉由愛、支持、關懷與信任,讓人即使病了,也仍然保有對自己生命的自主與創造性— 也難怪我因此深深地被感動,開始踏上追尋與學習的旅程...



施泰納演講集


  1. <施泰納演講集 GA221> 在我們自身之內-看不見的人: 治療背後的病理學基礎
  2. <施泰納演講集 GA312> 靈性科學與醫學 第一講 
  3. <施泰納演講集 GA151> 人與宇宙思維  Human & Cosmic Thought 第三講
  4. <施泰納演講集 GA170> 人類之謎 The Riddle of Humanity 第七講
  5. <施泰納演講集 GA219> 人類的靈性聖宴 The Spiritual Communion of Mankind 第五講
  6. <施泰納演講集 GA318> 教牧醫學 Pastoral Medicine: 第四講 自由與健康的責任感
  7. <施泰納演講集 GA245> 奧秘培訓指導: 主要練習(Main Exercise)
  8. <施泰納演講集 GA229> 四季與大天使:邁凱爾觀象 The Michael Imagination
  9. <施泰納演講集 GA316 青年醫師課程>聖誕節課程:第一講 Course for Young Doctors - Lecture 1
  10. <施泰納演講集 GA229>四季與大天使:復活節觀象 The Easter Imagination

療癒教育



為什麼是我? 關於疾病和障礙的源因及其所帶來的意義

學齡孩童的體質類型(二之一)

學齡孩童的體質類型(二之二)

人智醫學家庭護理



人智醫學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