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

世界衛生組織人智醫學培訓基準 ( WHO benchmark for training in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人智醫學醫療專業之認證



人智醫學(Anthroposophic Medicine, AM)是以人智學的認知方式,擴展常規醫學的整合性醫療系統。人智醫學根據每個人的生命史與社會及環境脈絡,調節生命身、心魂與靈性的相互作用。它包括藉由藥物、護理、諮商、心理治療和人智學藝術、運動和身體治療,來活化自癒力的各式療法。


起源於歐洲的人智醫學是傳統、輔助與整合醫學( Traditional,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care,TCIH) )的一種形式,它已整合在常規醫學的門診與醫院中。 為了因應人智醫學在全球日益普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3年3月公佈了歷經至少七年審定的人智醫學培訓基準。 為人智醫學專業者制定世衛組織資格標準反映了其作為全球醫療實踐的相關性,並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照護水準。


世界衛生組織的人智醫學培訓基準為醫師、護理師、助產士、藥師、牙醫師、心理治療師、優律思美治療師、藝術治療師和身體治療師等各項醫療專業提供了專門的培訓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人智醫學培訓基準的內容

包含: 

  • 背景與脈絡:人智醫學的發展和基本概念的概述。
  • 人智醫學的培訓:人智醫學各專業培訓所需的學習成果。
  • 安全議題:與使用人智學醫藥產品和人智學治療有關的一般性預防措施和禁忌症。
人智醫學醫師認證標準——國際核心課程 


1.人智醫學醫師認證的基本條件是必須完成國家要求的醫學訓練,取得醫師執照並註冊。
2. 參加五個為期 7 天的 IPMT 模組課程(每個模組 50 小時)。
3. 至少與導師一起工作兩年(平均每週 2.5 小時)。
4. 無論單獨或小組工作,學習至少兩門基本人智學內容。
5. 提交三份個案報告,包含患者的病史、診斷與治療。
6. 提交一份專題報告,呈現受訓者獨立研究人智醫學基本要素的能力。
7. 口試,顯示受訓者獨立運用人智醫學基本要素的能力。

 


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人智醫學國際學士後培訓 IPMT:五年培訓課程規劃


第一年 First year :

人智醫學的方法學、診斷與治療導論。人智學藥劑的製作與應用之實例。引導進入內在冥想道路,以期理解人類在心魂與靈性寬廣的向度,並由此而來完全具體地理解:免疫系統與自我療癒過程如何透過藥物與冥想工作而受到激發。

*個人研究與小組工作的推薦書目:
  • Bolk’s Companions: Embryology, Biochemistry, Anatomy, Physiology. To order: Louis Bolk Institut, www.louisbolk.nl 
  • M.Evans, I.Rodger: Anthroposophical Medicine. Healing for Body, Soul and Spirit. Floris Books, Edinburgh, Great Britain 2000 
  • P.Heusser: Problems of Study Designs with Randomization, Blinding and Placebo. Forsch Komplementaermed., Apr 1999; 6(2):89-102 
  • Vademecum for Anthroposophic Medicines, Der Merkurstab, Journal of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Vol. 62, 2009; www.merkurstab.de/index.php5?page=123 
  • R.Steiner, I.Wegman: Fundamentals of Therapy: An Extension of the Art of Healing through Spiritual-Scientific Knowledge. GA 27. Mercury Press, Spring Valley, NY, USA 1999 


第二年 Second year :

深化歌德式的研究觀察與思考鍛鍊的方法學,以期邁向靈性診斷的道路,進而擴展與補足主流醫學的診斷。理解乙太身為活化及賦予生命能量的系統。發展出具體的理解,看到思考能力與生命過程如何交互作用並促進物質身體及精神的健康。進入各種個案研討及疾病病程的範例去獲得理解。

*個人研究與小組工作的推薦書目:
  • H.U.Albonico et al.: Febrile Infectious Childhood Diseases in the History of Cancer and Matched Controls . Med. Hypotheses 1996; 51:315-20 
  • J.S.Alm, J.Swartz et al.: Atopy in Children of Families with an Anthroposophic Lifestyle. Lancet 1999; 353:1485-88 
  • R.Steiner: How to Know Higher Worlds – the Modern Path of Initiation. Anthroposophic Press, Inc. Hudson, NY, USA 1994 
  • R.Steiner: Esoteric Science. GA 13. Anthroposophic Press, NY, USA 1972 


第三年 Third year :

心魂的發展。各種藝術的療癒力量,尤其是音樂性優律詩美、音樂、言說、繪畫、泥塑治療,心理治療,心理疾病的管理。做為內服藥劑的醫藥專業中領域中的人智學劑藥、小兒科、婦產科、加護病房、外科手術等其他主題。人類與地球的宇宙性理解、投影幾何學、礦石治療與醫療冥想的工作。

*個人研究與小組工作的推薦書目:
  • F.Husemann, O.Wolff: The Anthroposophical Approach to Medicine. Vol. 2 and 3 (Vol. 2 out of print, Vol. 3 publ. 2005, Anthrop. Press, Hudson, NY, USA) 
  • G.Kienle, H.Kiene: Die Mistel in der Onkologie. Fakten und konzeptionelle Grundlagen. Schattauer, Stuttgart, New York, USA 2003 
  • G.Soldner, H.M.Stellmann: Individual Paediatrics, May 2014 
  • R.Steiner: Education for Special Needs. The Curative Education Course. GA 317. Rudolf Steiner Press, London, Great Britain 1998 
  • R.Steiner: Manifestations of Karma, GA 120. Rudolf Steiner Press, London 2011 
  • M.Girke: Innere Medizin. Grundlagen und therapeutische Konzepte der Anthroposophischen Medizin. Salumed Verlag, Berlin 2010 


第四年 Fourth year:

理解「內在的醫者」,從高層自我而來的的靈性健康泉源。輪迴與因緣業力的靈性法則以及它們對疾病與健康的意義。物質身體與心智疾病的內因與外緣。為病患冥想。研究方法學、學術標準的研究報告。人智醫學的日常臨床工作、在醫院及居家護理等等。

*個人研究與小組工作的推薦書目
  • M.Glöckler, S.Langhammer, C.Wiechert: Education – Health for Life. Persephone, Dornach, Switzerland 2006. To order: Kooperative Dürnau, Im Winkel 11, DE-88422 Dürnau, www.kooperative.de 
  • H.Kiene: Komplementäre Methodenlehre. Cognition Based Medicine. Springer Verlag, Berlin, Germany 2001 
  • G.Kienle, H.Kiene, H.U.Albonico: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Effectiveness, Utility, Costs, Safety. Schattauer, Stuttgart, Germany 2006 
  • R.Steiner: Intuitive Thinking as a Spiritual Path. A Philosophy of Freedom. Anthroposophic Press, Hudson, NY, USA 1995 
  • R.Steiner: Course for Young Doctors. GA 316. Mercury Press, Spring Valley, NY, USA 1993 
  • R.Steiner: Pastoral Medicine. GA 318, Rudolf Steiner Press, London 1987 
  • R.Steiner: Curative Eurythmy. GA 315, Rudolf Steiner Press, London 1984 


第五年 Fifth year:

社會關係的病理學及治療。醫生角色與責任的社會向度。農業與經濟對社會繁榮與個人生活幸福的意義。教育作為預防醫學、教育學的法則、教牧醫療(pastoral medicine)、職業生涯的奧秘學基礎:以服務人類與靈性世界為職志的專業生涯。生命旅程作為修行之路。第五年將有一週課程在瑞士多那赫的歌德館靈性科學學院舉行。

*個人研究與小組工作的推薦書目
  • V.Fintelmann (Hrsg): Onkologie auf anthroposophischer Grundlage. Verlag Johannes M. Mayer & Co. GmbH, Stuttgart, Germany 2002 
  • M.Glöckler (Hrsg): Anthroposophische Arzneitherapie für Aerzte und Apotheker. Wissenschaftliche Verlagsgesellschaft GmbH, Stuttgart, Germany 2012, 4th augmented edition (translation in preparation) 
  • M.Glöckler, R.Heine: The Anthroposophic Medical Movement, Dornach 2010 
  • R.Steiner: Agriculture. Spiritual Foundations for the Renewal of Agriculture. Bio-dynamic Farming and Gardening Assoc., Inc. Kimberton, PA, USA 1993 
  • R.Steiner: World Economy, GA 340. Rudolf Steiner Press,1990 
  • G.van der Bie: Foundations of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A Training Manual. Floris Books, Edinburgh, Great Britain 2004


資料來源:歌德館醫學部(https://ipmt.medsektion-goetheanum.org/en/

人智醫學國際學士後培訓 IPMT 介紹


人智醫學國際學士後培訓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Medical Training,IPMT)由歌德館醫學部於 2001年開始,每年以一週的時間提供一系列國際年度課程。除了醫師,護理師,藥師,治療師等醫學專業人員的培訓外,部分課程也歡迎對人智醫學有興趣的朋友參與!

人智醫學國際學士後培訓( IPMT )的課程設計以對應人的發展為依歸,包含上午實體參與的課程(優律思美、歌德自然觀察和核心文本研究),下午舉辦各式主題的研討會,晚上則專門討論醫學倫理問題。

2024年人智醫學國際學士後培訓(IPMT)將在全球八個國家舉行:包含泰國、菲律賓、美國、台灣、俄羅斯、斯洛伐克、哥倫比亞和印度。

2024 全球 IPMT 課程

3月18日 –  3月23日     曼谷 / 泰國 
4月27日 –  5月04日     拉夫蘭.科羅拉多州 /美國
7月14日 –  7月21日     怡朗市 / 菲律賓
7月18日 –  7月25日     南投 / 台灣
8月03日 –  8月10日     聖彼得堡 / 俄羅斯
8月17日 –  8月24日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 / 斯洛伐克
時間未定                      班加羅爾 / 印度

IPMT 的概念與工作模式

  • 學習感官感知和主動式思考,以作為全新的診斷能力的基礎。
  • 介紹並學習人智醫學中關於人智學藥物的使用、藝術活動、優律思美治療等方式進行診斷與治療。
  • 專業倫理道德與冥想練習

IPMT 課程內容


在早晨,我們將先學習一種新的動態藝術—優律思美(Eurythmy)。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魯道夫.施泰納與藝術家瑪麗.施泰納共同發展的。自然界和人類的所有過程,以及藝術中的所有過程,都可以藉助動作而成為可見。因此,優律思美並非是符號性象徵,而是對應於人內在動作的形成與塑形姿態,就像這些動作和姿態也對應於自然界和人類語言的形成—所有語言中母音和子音的原型。當我們練習並表現這些動作(優律思美是「看得見的語言」)時,我們可以對自然界和人類的形成和塑形過程有更細緻的理解,從而對疾病和治療過程有更深刻的認識。在第一階段的培訓中,將教授基本的母音和子音,練習它們的動作,並學習魯道夫.施泰納所畫的特定的形。在接下來的幾年的培訓中,將學習與音樂中的音調和音程相對應的姿態,以及行星運動中的宇宙和十二黃道宮姿態。 

在介紹了歌德(J.W.v. Goethe,1749-1832 年)的現象學工作方法之後,我們將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人都可能透過互動學習參與其中。歌德給了我們一句箴言: 「眼睛若非由太陽而生,就永遠看不見太陽。如果神本身的力量不在我們之中,我們又怎麼會感受到神聖而欣喜呢?」歌德認為,我們在自然界的現象(或亞里斯多德所指的四種元素)中所認為的物質狀態,即物質的固態(機械性mechanics)、物質的液態(hydraulics水性)、物質的氣態(aerodynamics空氣性)以及已無法用物理描述的物質純粹狀態(pure state of matter)——依歌德所言,溫度(熱力學)則與心魂和靈性活動的內在經驗和可能性直接連結。歌德在其一生的著作中都在描述這一事實。我們可以用一句簡短的話來概括:「 物以類聚」(” Like recognises like." )。 

正如眼睛自光中形成以感知光,腳的骨骼只有透過行走才能充分發育,每個有機體都透過自身的活動來使其成熟一般——人也只能感知和理解他們自己以某種形式經歷過、感受過、思考過的東西。此外,歌德也提出了他的倫理—宗教式的生活方式:「人只能學會理解自己所愛的東西」(”One only learns to understand that which one loves")。將愛發展為認知的力量,從而產生一種精神性的共鳴,這將是我們的工作目標。如歌德所說,「觀察的方式取決於要觀察的對象」。(“Make the kind of observing dependent upon the kind of object to be observed. ”) 

在優律思美活動和以歌德式觀察與自然內在對話之後的第三步,是學習思考。為此,我們將使用施泰納和韋格曼合著的《人智醫學療癒的祕密:以靈性科學開展治療藝術的基礎》一書中的章節。在簡短的介紹之後,我們將同樣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工作。利用書中的課文,學習思考的鍛鍊,這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a) 閱讀課文,將段落編號,與整篇課文工作,將每段的關鍵字寫下來。記下仍然不了解之處,若不能立即得到滿意的答案,則寫下來,以便進一步對話。

b) 思維的脈絡將從第一段一直延續到最後一段: 一個思維與下一個思維是如何銜接的?思維在何處明顯中斷,以便在另一處重新開始?新的思維在哪裡開始,又在哪裡(也許表面上沒有任何連結)站在第一和第二個思維的旁邊?貫穿這從頭至尾的線索是什麼?我們自己是否有能力重現施泰納所提出的思維向度?這些思維的內在證據又是什麼?

c) 第一步和第二步比較與思維形式的內容有關,而第三步的重點則是整體理解篇章的構成: 開頭和結尾之間的關係如何?在段落的發展過程中,是各種重要的觀點都顯露出來,還是整體走向一個高潮,而這個高潮是最重要的?一個思維是由另一個思維發展而來,以一種更具雕塑感的引導思維的風格;還是一種更具啟發性的方式,即一個思維並沒有直接連結到下一個思維上,而是處於一種鬆散的映照聯想—以互補的形式?第三步是更深入、更藝術化地掌握章節的內在和外在結構的構成方式,因而有可能以更親密的方式將文本作為一件藝術作品、一首樂曲的方式來解開。透過這種方式,就有可能進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內容和思維關係。

d) 思維和理解的最高階段是試圖滲透到文本的本質,即文本的 「存有」。魯道夫.施泰納的靈性科學研究是建立在超感官的經驗之上的,他能夠把這些經驗轉化為清晰的概念和思維的連結。因此,他也能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文字,讓當代人可以複製和理解。我們要走的是一條相反的道路: 從文字到思維的有效性;從那裏到藝術的啟示,最終到所認知和表達的存有。

診斷、治療和藥物:


首先,我們將使用施泰納與韋格曼所著《人智醫學療癒的祕密:以靈性科學開展治療藝術的基礎》一書中的典型個案或一般臨床中的實際案例,對人類存有的各部分進行診斷,並據此進行治療。其中一些課程將連續進行兩個下午。在第一個下午,首先是診斷方法。然後利用夜晚的可能性來找到臨床實踐。如果我已經了解了一個病例的情況,一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以及盡可能多的細節,那麼問題來了,這一切對我可能的治療,對我的治療目標有什麼啟示?我帶著這個問題進入夢鄉,觀察當我們把自己關於病人疾病和健康狀況的想法提升到更高的智慧時,會有哪些其他方面、以何種方式顯現出來。 「早晨比晚上更有智慧 」是一句古老的民諺。從靈性科學的角度來看夜晚,就像我們在白天借助感官從物質物理的角度來看待一切事物一樣,我們在夜晚也會從社會道德的角度,即心魂靈性的角度來看待同樣的事物和過程。因此,一些案例研究的安排方式使夜晚介於診斷討論和治療討論之間。這樣,我們就能學會注意到,特定的思維或觀點如何僅僅因為我們有意識地將其帶入黑夜而轉變。


專業倫理、冥想與自我發展:


緊密連結當天的回顧和預告,以及參加者的具體問題,人智學之路的內在冥想學習和自我發展的基本要素將會建立起來。它將自內在呈現與證明:倫理道德發展也是最有力的健康起源(salutogenetic)資源。正如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所說:最終只有一種真正的療癒力量—那就是愛。



資料來源:歌德館醫學部(https://ipmt.medsektion-goetheanum.org/en/